列當計畫榮獲《Botanical Studies》刊載肯定,攜手中興大學持續前行
山立樹 × 國立中興大學團隊針對台灣珍稀寄生植物——列當(Orobanche coerulescens)的發芽條件與復育方法學研究,正式刊載於國際期刊 《Botanical Studies》,並於 2025 年 9 月 29 日 對外發布( Open Access PDF/ DOI)。

期刊文章重點發現
研究團隊系統評估多種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在條件化(conditioning, 前處理)前後對列當種子發芽的影響,並比較不同溫度與處理天數下,轉入清水或生長刺激素後的表現。重點包括:
- 先條件化,再刺激:列當需要經過數日、低溫且黑暗的條件化,才會對後續刺激產生反應。
- 抑制 ABA 路徑有助發芽:條件化期間使用 fluridone 或 norflurazon,之後轉回清水培養,能顯著提高發芽率;在本物種與本研究條件下,GR24 不僅非必然促進,甚至更可能呈現抑制。

未來實作(復育與育苗)
- 消毒要「輕」:以 0.1% NaOCl + 1% Tween 20,3 分鐘 進行表面消毒;後續發芽表現優於較高濃度處理,適合納入 SOP。
- 條件化 × 清水:條件化(低溫、黑暗、數日)搭配 fluridone/norflurazon,轉回清水後的發芽率最佳;不經條件化直接長期處理雖可誘發發芽,但耗時甚久(觀測最長至 180 天)。

從實驗室回到田野:清水基地的延續與印證
- 2025-02-20:清水復育區出現列當花穗,象徵在地復育的階段性成功。(花開紀錄)
- 2025-04-21:首次影像記錄蘆蜂造訪列當並觸碰柱頭,補上「授粉者」關鍵拼圖,後續進行形態與 DNA 分析。(授粉者影像)
田間端(寄主管理、授粉者監測)與實驗室端(條件化與發芽誘導)雙軌並進,正逐步串起「種子 → 幼苗 → 開花 → 授粉 → 結實」的完整鏈條。
期刊全文(Open Access)
文章頁(含 DOI 與 PDF):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186/s40529-025-00479-7
DOI:10.1186/s40529-025-00479-7 | PDF:直接下載
特別感謝
本成果由國立中興大學 生命科學系 黃盟元 教授與跨校團隊合作完成;清水基地的長期觀測與影像資料,以及總幹事黃健勳先生協助農地復育相關事宜,感謝所有夥伴在現地的專業投入與協力。
所有連結:
期刊文章頁|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186/s40529-025-00479-7;
DOI|10.1186/s40529-025-00479-7;
PDF|下載;
復育計畫總覽|前往;
清水基地花開紀錄|前往;
授粉機制探索|前往